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
马是人类最早驯(xùn)化的动物之一,无论在游牧文明还是农耕文明中,马都是先民不可缺少的帮手。黄色的马为“骠” ,黑色的马为“骊”,青黑色的马为“骐”,枣红色的马为“骅”,黑鬃黑尾的红色马为“骝”,黑色白蹄的马为“骓”……仅从根据颜色命名就可窥(kuī)见关于马的文化何其丰富。民间的养马之道、马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关于马的民俗习惯等等,相关知识,灿若【甲】(晨星/星河)。
千金买马骨的国君,自比“ 老骥伏砺,志在千里”的曹操,以马姓为奖赏的赵惠文王……人们爱马,因为好马好比良才,因为老马存有壮心,因为兵强马壮就是实力。马革裹尸的马援,木牛流马的诸葛,青丝白马的侯景……冷兵器时代,人与马组成了最具威摄力的军事力量,朝代总是在马蹄下更替,几千年的刀光剑影中,没有任何动物像马这样深入地影响着人类历史。
随着岁月的【乙】(流转/流逝)和沉积,马从具象的物体,慢慢衍生出了抽象的文化:寻觅“ A (千里马 )”般的人才,期待“ B (青梅竹马)”的爱情,鄙夷“ C (溜须拍马)”的谄(xiàn)媚,羡慕“ D (厉兵秣马)”的境界,【丙】(不耻/ 不齿)“寒蝉仗马”的怯(què)懦;马也架起了中国与外域沟通的桥梁,从东汉白马自西域驮来佛经,到当今骑士文化占据荧屏…… 。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不正确的是( )
A. 驯(xùn)化 威摄力 B. 窥(kuī)见 衍生
C. 谄(xiàn)媚 老骥伏砺 D. 怯(què)懦 刀光剑影
2. 依次填入甲、乙、丙三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晨星 流转 不耻 B.星河 流转 不齿
C.星河 流逝 不耻 D.晨星 流转 不齿
3.填入A、B、C、D四处熟语或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千里马 B. 青梅竹马 C. 溜须拍马 D. 厉兵秣马
4."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指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即战士牺牲于战场。寓意将士要英勇牺牲在战场,方为天职的英雄气概。可作为“绝胜牛衣对泣时”上联的一项是( )
A. 马革裹尸还葬耳 B. 马革裹尸当自誓
C. 一朝马革裹尸日 D. 何需马革裹尸还
5.根据文意,填入丁处,最适合做结尾的一句是( )
A.马已然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符号。 B.马,已经成为世人喜爱的朋友。
C.马已然成为文化艺术创作主体。 D.马,已然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
6.下列关于本文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马的毛色是识别马匹的重要标志,多样的毛色中蕴藏着丰富的马文化。
B.马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以至于评价功绩被喻为“汗马功劳”。
C.如果将有关马的内容从我国的文化史中抽出,那许多文化典籍将会残缺不全。
D.短文以马为素材,融具象的特点与抽象的符号为一体,既清晰明了又意蕴深长。
赵老师发现11月的话费突然增至350元,就向居所附近的营业厅查询。负责人小辛核查后发现多收了赵老师200元,他先向办公室程主任当面作了汇报,然后准备登门道歉,把多收的200元钱退给赵老师。
7.小辛当面向程主任汇报时,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客户赵老师致电我营业厅,陈述了多收话费之事,经查属实,我们一定妥善
处理善后事宜,保证以后不再出错。
B.客户赵老师反映11月份话费比平时多了200多元,她对此很有意见,您看怎
么办呀
C.由于我们工作不细致,11月份多收了客户赵老师200元话费,向您检讨,一定妥善做好退款工作。
D.客户赵老师11月份的话费比平时多了200元,要求给予答复——有可能是我们部门算错了。
8.人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质素,而文人亦常在诗作中流露对人伦的真切感受。我国传统将人伦略分为五个层次: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为了更切合实际,可以稍稍改动为:(一)夫妻(二)亲子(三)手足(四)朋友(五)群己。
下列诗篇,其内容符合此排序的选项是( )
甲:自君之出矣,罗帐咽秋风。思君如蔓草,连延不可穷(南朝"梁"范云诗)
乙:游人武陵去,宝剑直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唐"孟浩然诗)
丙: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唐"杜甫诗)
丁:一春檐溜不曾停,滴破空阶藓晕青。便是儿时对床雨,绝怜老大不同听。雁回杳杳浑无梦,鹊语啾啾似有凭。忽得远书看百过,眼昏自起剔残灯(宋"刘克庄诗)
戊:灯怯寒威焰不青,忽闻急雪打窗棂。宵深未敢抛刀尺,为伴孤儿课一经(清"汪铃诗)
A.甲丙乙丁戊 B.丙乙甲丁戊
C.甲戊丁乙丙 D.丙丁戊甲乙
9.下列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前,王保善家的在王夫人面前说晴雯的坏话。探春被王夫人叫来,因像个“病西施”,而被断定是“狐媚子”。抄检怡红院时,晴雯把箱子一倒,任凭 抄检,还打了王保善家的一个耳光。抄检过后,晴雯被王夫人赶出,抱屈而死。
B.《三国演义》中的“巧授连环计”写的是诸葛亮向曹操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C.《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爱斯梅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她的善良与弗罗洛的狠毒,她的钟情于弗比斯的轻薄,都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D.《堂吉诃德》中桑丘是一个朴实善良、机灵乐观、目光短浅、自私狭隘的普通农民。但他受主人美好理想的感染,心胸也逐渐开阔起来。任海岛总督期间,秉公断案、执法如山、爱憎分明、光明磊落。他的言行完全体现了人没有贵贱之分,只要具有美德便可以治理国政的人文主义思想。【参考译文】
当时几位败乱国政的伶官,以景进、史彦琼、郭从谦三人为最。
郭门高名字叫从谦,门高是他的艺名。他虽然是凭着伶官的身份飞黄腾达,但曾经有军功,所以庄宗任命他为从马直指挥使。从马直,就是皇帝的亲军。郭从谦因为姓郭,就认郭崇韬为叔父,皇弟李存乂把他收为养子。郭崇韬死,李存乂被囚禁,郭从谦在军中摆酒,愤然流下眼泪,诉说这两个人的冤屈。这时,从马直的士兵王温在宫中宿卫,夜里密谋作乱,事情被发觉而被杀。庄宗对郭从谦开玩笑说:“你的同党李存乂、郭崇韬背叛我,你又叫王温谋反。你还想干什么呢?”郭从谦很害怕,回去之后就刺激他手下士兵说:“花光你们的钱财,吃肉喝酒,不要为以后打算了。”士卒问他缘故,郭从谦就说:“皇上因为王温的缘故,等到攻破邺,就把你们这些人全部坑杀。”士卒们相信了他,全都想叛乱。
李嗣源的军队反叛,攻向京城,庄宗向东退往汴州,然而李嗣源先进入汴州。庄宗到了万胜镇,进不去,就退回来。士兵逃散,还剩二万余人。过了几天,庄宗又向东往汜水去,打算扼守汜水关来抵挡李嗣源。四月丁亥朔日,庄宗在中兴殿大会群臣,随从皇帝车驾的黄甲马军在宣仁门列阵、步军在五凤门列阵等候。庄宗入内殿吃饭,郭从谦从军营中带着出鞘的刀剑,率军攻打兴教门,和黄甲军对射。庄宗听说叛乱,率领诸王和卫士将叛乱士兵赶出兴教门。乱兵纵火烧了兴教门,攀着城墙攻入宫中,庄宗杀死了几十上百人。乱兵从楼上向庄宗射箭,庄宗受重伤,跌倒在绛霄殿走廊下,皇后、诸王及左右侍从全都逃跑。到午时,庄宗驾崩。五坊人善友聚集乐器焚烧了庄宗的遗体。李嗣源进入洛阳,得到他的尸骨,埋葬在新安的雍陵。李嗣源任命郭从谦为景州刺史,不久之后杀了他。
《左传》上说:“(如果)你凭借这个事物或者人开始,那么必定会因为这个事物或者人而结束。’庄宗喜欢伶人,最终却被伶人郭门高弑杀,尸体被善友用乐器焚烧。这难道不应该相信吗?难道不应该引以为戒吗?
14. (5分)【评分建议:断对两处得1分,断错两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节也/五谷尽收,则五味尽御于主;不尽收,则不尽御。一谷不收谓之馑,二谷不收谓之旱,三谷不收谓之凶,四谷不收谓之馈,五谷不收谓之饥。
【参考译文】
五谷,是人民所仰赖以生活的,也是国君用以养活自己和民众的。所以如果人民失去仰赖,国君也就没有供养;人民一旦没有吃的,就不可役使了。所以粮食不能不加紧生产,田地不能不尽力耕作,财用不可不节约使用。五谷全部丰收,国君就可兼进五味;若没有丰收,国君就不能充分享受。一谷无收叫做馑,二谷无收叫做旱,三谷不收叫做凶,四谷不收叫做匮,五谷不收叫做饥。
三、 本大题共3小题,共26分
15.(共7分)
①(3分)A【解析:首句只是写菊多,没有写出“孤高绝俗”的菊花形象。】
②(共4分)答题要点:
黄巢的咏菊诗,由菊花虽美却开于寒秋得不到欣赏的命运生发感慨(1分),表明自己一旦成为青帝(春神)就要让菊花与桃花在大好春光中开放,表达了改变自身命运的雄心壮志(1分)。
郑谷的咏菊诗,写菊处身低微、不求高位、馨香四溢、在重阳节得人欣赏的特点(与瓦松的虽踞高位却毫无用处的特点形成对比)(1分),赞美了道德高尚者不慕荣利的思想境界(1分)。
16.(12分) 【评分建议:选取一种意象并明确指出其意蕴3分,结合阅读积累进行准确恰当品析6分(引用准确3分,品析恰当3分),语言表达简明连贯3分】
【答案示例一】
作为古诗中的常用意象,“月”更多地被诗人赋予思乡之意蕴。自从李白在唐朝的时空中吟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来,天上那一轮在不同的空间可以同时沐浴到其光辉的月亮,便被寄寓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杜甫的“月是故乡明”一句,则以强烈的情怀将“月”与故乡紧紧牵系。范仲淹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几句中,那思乡的愁泪也是在“明月”之下流出的,而明月本身也自然成了引发诗人思乡之愁的意象。
【答案示例二】
古诗中的常用意象“梅”,以其凌寒独开花洁香芳的特质,多被诗人赋予清高之意蕴。例如王安石在诗中赞梅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中的梅便以其色洁花香的品性而具有了清高的象征意蕴。从有“梅妻鹤子”之称的林逋写梅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也可以由梅影映于“清”水之中,暗香在高高的月空下飘浮的诗句里,读出梅清高的特质。
17. 用诗文原句填空(8分,每空1分)
①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用“鸟”“鱼”自比,表现自己渴望摆脱官场回归田园的心情,这两句诗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②“日”也是古诗中常见意象,李白“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写出了日色的明丽;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写出了日色的昏暗。
③古人用天干地支纪年,比如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记兰亭修禊之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赋赤壁之情。
④王安石“其下平旷,有泉侧出”写出褒禅山前洞之景,陶渊明“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绘出春之生机。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18(3分)D(阴阳之间的平衡和稳定只能是协调的、相对的)
19(3分)C(C “阴阳五行”论是中国哲学理解天地宇宙之基本观念框架,用相生相克的五行来推算事物和人的命运是星相家的做法。)
20(4分)AE(A“中”不是“取中间路线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E“以中求和”与“和而不同”并不矛盾。)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21(4分)B、D
22(5分)
(1)(2分)“中国特有的感伤与玄奥”,是指:中国人把对人生和生命的体验与对日常生活的把握以及对天地一类永恒事物的思考紧紧联系在一起,体味到个体生命的伤感(1分),情感细腻而又有一些不可捉摸(1分)。(意思对即可)
或者:中国人把有限的人生与无限深远的生命历史联系,由此而产生一种感伤的情绪(1分),情感细腻而又有一些不可捉摸(1分)。(意思对即可)
(2)(3分)“诗人中的诗人”是指诗人中对历史有深刻追问(1分)、对人生有深入体验和认识(1分)的大智慧者(或哲学家)(1分)。
23.(3分)这是面对西方发达的现代文明时作者内心的一种感受(1分)。和中国相比较,西方历史短,但是西方现代文明的整体水平却比中国高(1分);对照中国自己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国实际上是丧失了过去的优势,变得落后了(1分)。因此在这种情境中作者会“免不了尴尬与羞愧”。(意思对即可)
24.(6分)“文明得‘不好意思’”,在文章中包含有三层意思:(1)自得(1分),表达的是作者对中国历史文明的崇敬与赞叹(1分);(2)自责(自嘲)(1分),表达的是作者对中国现实文明状态的尴尬与羞愧(1分);(3)自省(自励)(1分),在现实与历史的融合中的反省与思考,期望中国文明在将来的振奋与发展(1分)。(意思对即可)
六、作文
25. 微写作(10分)
一类文(8——10分)标准:表达方式得体,切合题意,思想感情健康,语言流畅、优美。
26.作文(50分)
【作文的归类】
>>点击下载完整版 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